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校长助理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生校长助理”约饭:你愿意与校领导做“饭友”吗?

发布日期: 2016-04-15 浏览次数: 193

上观  徐瑞哲  2016-04-15


把偏重励志的大目标分解为偏重可行的小目标,不妨把自己当作笨鸟,通过“先飞”、“多飞”而实现“快飞”、“乐飞”。


“看到校领导,我说些什么好?”“只是去静静地吃饭行吗?”“真的可以吐槽么?我怕突发尴尬症。”

简易拼凑的圆桌,简单塑装的盒餐——你愿意和大学校领导这样共进午餐、边吃边聊吗?

最近,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办公楼里,校党委书记童世骏约了一场饭局。“学生校长助理办公室”作为主办方,在全校参与报名的大学生中,选中了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15人,参加“校领导午餐会”,与这位哲学教授面对面。

这期午餐会以“聊聊你的大学生活与未来规划”为主题,每期讨论主题和受邀对象都提前发布。同学们也是有备而来,提出了n+1个问题。师生“饭友”对答过招,坦诚而风趣。

师生围桌共话

餐桌前,童世骏教授逐个倾听,他分享个人经历、引用哲学典故,与同学们进行“思维体操”。作为机智的哲学家,他用3句话回答了“该如何面对大学生活与未来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甲说:“我的目标是改善社会。周围人建议我去当学者来为社会尽力,但我认为当学者会很痛苦,甚至走入悲观。”

童世骏答道:“乐观是一种责任。”

“乐观不是性情问题,而是责任问题。乐观也不是一个你想选择它还是不选择它的问题;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乐观其实是你唯一能做的一个选择。

你会说,这个世界很糟糕,我怎么乐观得起来。如果这个世界本身不让你乐观了,你要还不乐观,这个世界不是更糟糕么?不乐观,完全不是应对糟糕世界的一个好办法,何况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糟糕。这个世界有多种选择。最重要的选择是,你要做什么样的人,成事在天,成人在己。

也许,最后你还是会失败,但不要轻易说自己的选择是失败的。你没有放弃,在努力承担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责任,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学生乙问:“不断想要往前去、有更大的目标,但有时候会很累、很疲惫。学习、实习、生活与学生工作等方面,如何能达到平衡?”

童世骏答道:“人生就是处在一种进入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的过程。”

“对于生活各要素的平衡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在一些关键时刻,你要付出格外的努力。

稍微展开一点,人生就是处在一种进入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的过程,你的能力是否得到认可,是否进入更好的状态,都有着一个关键时期。

比如,我做事情做不好,接下来的反馈就是一个负面的反馈。据我自己的观察,成不成功就在这个关头,这时,你就要付出特别的努力,拥有特别强的毅力。

有时候,你就把自己当一只笨鸟。笨鸟先飞,一开始就进入非常主动的状态。比如,早一点进入好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能给你回报、认可和成就感,这样就很可能进入很好的状态,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大学期间能否学会实现这种平衡,也会决定你进入职业生涯后,能否较快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学生丙问:“对毕业季的学生来说,怎么处理实习和学习的关系?”“毕业之后,是努力留在上海?还是回老家相对安逸地生活?”

童世骏答道:“多窗口选择时,可以深究最有个人优势的板块。”

“大学是一个人生的特殊阶段,之前你都是单任务——学习,但现在你有越来越多的身份(即多频道),这是一个转换阶段,是一个走向将来更多角色的适应过程。

就我个人而言,我这个人不仅是多频道,还是多窗口的,大家很幸运还不必过多窗口的生活,但一定要学会面对多频道的生活。为了准备这样的生活,选择窍门是什么?要善于用好自己的优势、逐步积累自己的优势。最简单的例子是,工具性的知识要尽早过关,不要把诸如外语、计算机这样的学习过程拖得太长——拖得太长,非但无法尽早享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好处,而且往往会把那些知识学僵掉了,得不到‘利器’。

另外也要劳逸结合,将学习、工作与一些兴趣爱好相结合,你就不会太累了。我有一个很孩子气的秘密透漏给大家,我在挪威学习的时候(作者注: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阅读量很大,有时也觉得很辛苦很乏味的,于是就会给自己定每天读多少页书,读完就奖赏自己买个冰激凌啊,买个CD啊,这种快乐就能减轻疲劳,还是有一定用的。

最后你要找到一个前面所提到的良性循环,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这样不容易实现目标;但也不能没有目标,这就没有成就感。所以在一个大目标下面,也要有一些几年以后,或者是几星期以后能够完成的小目标。”


午餐会上的笑声

事实上,华东师大师生午餐会从2008年10月就开始了,由学生充当的校长助理会根据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热点与问题设置议题,不仅定期邀请学生报名参加,也同时邀请校领导参加。

有时候,午餐会还会开在食堂,甚至开在寒暑假学生留校期间。因为在师大校园,校长、书记们吃学生食堂也是“家常便饭”,每次都被学生围成一大桌,于是也就衍生出固定化的午餐会形式。

“很遗憾,我还不能叫出桌上每个同学的名字。”童世骏回忆说,建校早期的老书记常溪萍几乎认得每一个学生,这段佳话至今流传在丽娃河畔,“对我们,是榜样也是压力”。尽管在校生已数倍增长,但“到学生中去”的传统仍不断承继,前任校长、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每每走在校园,也常被学生“拦截式访问”,一路攀谈而去。

如今,“师生午餐会”的非正式交流,覆盖了新老校区,从校级扩展到各院系,每个校领导都有了与学生同餐的对口院系,找到了“饭搭子”。“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童世骏近期常引用的一句话。


图片来源:田波澜 摄